拔腿“紅泥” 潛入“藍海”
2007-10-25 00:00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 責編:中華印刷包裝網
印刷業中目前最為流行的一句話莫過于“藍海戰略”。自從去年K公司提出這一口號后,人們仿若如夢出醒,原來自己已深陷于“紅海搏殺”中無處可逃了!如何突出重圍、占領未來制高點已成為業內有識之士思考和關注的焦點。
面對賣方飛速上漲的原料價格、面對買方給出的“原地踏步”的工費報價,滿目瘡痍的現狀,好像眼前只有一片血色的紅海!印刷人該做什么、又該怎么做?以下結合很多印刷企業目前的現狀,給出筆者自己的一些建議。
印前CTP藍海第一艦
我們姑且不論CTP目前在國際的走向即將形成“井噴”之勢,也不說CTP在國內為其先期購買者帶來了多少的利益,單是提出“藍海戰略”的原創者——K公司,實際也是想通過這樣的理念宣傳,在業內努力為其CTP產品銷售做好鋪墊。
首先CTP的理解包括:Computertoplate(計算機直接制版)、Computertopress(在機直接制版)、ComputerToPaper/Print(直接印刷技術)、ComputerToproof(直接出打樣技術)等,但是目前業內特別是就國內來說,通常CTP會特指為“計算機直接制版技術”。這種技術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對于需要講求速度的新聞報業等機構,隨時的變更,可以使其做到“印刷前幾分鐘的新聞,依然可以出現在版面”的效果,這對于該行業時效性的體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對于包裝印刷等對精細度要求極高的工業類別來說,又將帶來極強的網點還原性和表現力,這一點是傳統印刷無可比擬的。
不僅如此,現在與CTP相關產品開始的飛速降價,也讓很多人看到了未來的希望,業內有一定實力的廠家,紛紛意識其利潤的客觀,有意投入于此。從去年開始版材價格的下跌,直到目前與“菲林+PS版”價格持平,業內人士呈現出了更大的信心。
過程全管理色彩掌方向
印品質量控制第一課就說到:色彩管理,特別是跟機控制,事實已經證明它可以將廢品率控制到一個合適的程度,也必將成為未來印機提升品質的主要突破口。
由于印刷機械目前的自動化程度及其自身的工業特性,所以只能實現過程控制。據前幾日筆者參加技術交流會了解的情況,加入了色彩管理的印刷機可以使得印品波動圍繞在一個可以允許的范圍內,同時還將大大縮短前期預調時間,間接節約水墨。粗略算了一筆賬,一年中一個中等規模印企會節省大約幾十萬元的成本,同時在時間和人力方面也有相當大的潛力空間好挖。
之前的“色彩管理”很大程度受制于人才的匱乏,隨著近年來一批專業研究該領域的印刷人不斷加入、充實,目前我國首先在很多印刷服務企業中,已經開始應用該類設備,相信在北人、上海電氣等國內龍頭企業的機械制造中,也會逐步引入并推廣應用開。這樣的印刷機械可以將人為因素對品質的影響降到最低,也是未來印業發展的大趨勢。
色彩管理,實為藍海方向的掌控手。
高端印后類深挖“潛藍海”
談到這一問題前,可以先看到以下兩個事件。
其一,北人集團作為國內印機生產的龍頭企業,今年起在全國各地陸續推出了“北人印后、高端起飛”的活動,聲勢浩大且時間長、地域廣。該集團一直以生產膠印等印刷機械聞名業內,此次卻一改往日印機路線、甚至超過了之前任何時候對印刷機的推廣宣傳力度,而在華東上海地區特設分廠,專門從事印后加工設備的生產和銷售。這些龍頭企業的動向,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印刷業未來的“利潤藍海”究竟隱藏在哪里。
其二,由于印刷企業近年來的“遍地開花”,印工價的計算和印刷的成本已經成為“眾人皆知”的秘密。當然,印刷企業并不是還要回到過去“印刷機一開,鈔票印出來”的暴利時期(這同樣也是一種畸形),只是如今利潤“大白于天下”的狀況,也對目前業界市場“微利不興”的局面起到了推波助瀾的影響。而印后加工作為新興重視的一個分支,目前不僅專事此業的企業少、而且生產工價持續走高等等,都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印后加工”無疑會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同時,如果一些從事印刷服務類企業,可以引入印后加工,無疑也會為其帶來不錯的收益。“印后加工”早已不再是附屬于“印中工藝”的“小配角”,在新搭建的大舞臺中,它儼然即將成長為當仁不讓的“臺柱子”。那么如果現在可以用低廉的“出場費”,挖來未來的明星,相信每一個企業都會愿意去投資這樣的“朝陽產業”。印后加工,儼然“隱形藍海”待發掘。
眼前并不是紅海一片,而是藍海出現。重要的是用自己的眼睛去尋找藍海,套用一句老話“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的眼睛”。藍海戰略,亦然!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