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品、貢品茶葉標簽泛濫疑似封建病毒
2013-06-25 09:11 來源:商丘日報 責編:錢瑩
- 摘要:
- 在各種品牌的茶葉中,名為“御品”、“貢品”者多如牛毛,紅茶、綠茶、白茶之中皆有“御品”、“貢品”,福建、云南、廣東、浙江、香港、臺灣等地都生產(chǎn)“御品茶”、“貢品茶”。
【CPP114】訊:兒子從云南旅游回來,給我捎回來一盒茶葉,“聊表孝心”,嘿嘿,算沒有白養(yǎng)這“高級動物”,笑納了。只見紅紅的圓筒茶葉盒,包裝精致可人,輕輕打開茶葉盒蓋,一縷清香撲面。再看看盒上的字跡,赫然印著“御品珍藏茶”等字樣。我的乖乖咚滴咚,御品吶!那可是皇上享用的東西?咱出身于貧下中農(nóng),與皇帝老兒相差十萬八千里,如今也喝上了御品茶,可見咱老百姓的地位提高之快啊。一邊哼哼“是誰幫我們翻了身、是誰幫我們得解放哎……”一邊燒水泡茶。
先把茶葉泡上,等一會兒再喝。上網(wǎng)搜搜這茶的品牌價值幾何?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在各種品牌的茶葉中,名為“御品”、“貢品”者多如牛毛,紅茶、綠茶、白茶之中皆有“御品”、“貢品”,福建、云南、廣東、浙江、香港、臺灣等地都生產(chǎn)“御品茶”、“貢品茶”。這如此多的“御品”、“貢品”都“飛入尋常百姓家”,可見“物以多不為貴”了。以前只知道白酒中的“御品”、“貢品”很多,想不到茶葉里的“御品”、“貢品”比酒類產(chǎn)品還多。那么,這些商品為何都打著“御品”、“貢品”的旗號呢?這是經(jīng)濟現(xiàn)象還是文化現(xiàn)象?還是一種不健康的營銷心理在作怪?
沾點皇家的氣、宮中的邊,就自覺高貴了,這是一些人的認識誤區(qū)。中國經(jīng)歷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人們心中的“皇權崇拜”思想根深蒂固。老百姓在封建皇權的奴役之下,視皇帝如天,盲然從之,逆來順受,長期生活在封建統(tǒng)治的陰影之下,而缺乏反封建的意識,缺乏對民主、平等、個性獨立等人性的自我追求。就像一位詩人在反封建潮流中吶喊的那樣:“人們啊,你們還跪著,站起來吧!”跪在皇權面前的人,怎么能不崇拜封建帝王將相們使用過的東西呢?尤其是多年來一些影視劇把皇宮內(nèi)外的酸臭之事抖落了一遍又一遍,寫罷皇帝寫皇后,寫完皇后寫貴妃,甚至連太監(jiān)、宮女都不放過,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精神追求和消費心理。面對各種各樣的產(chǎn)品,似乎一說與皇帝有緣就神圣,沾上點皇家的“腥氣”就珍貴。這種畸形消費心理,催生了一大批假冒的“御品”、“貢品”。
自稱“御品”、“貢品”,其實是在忽悠消費者。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改革進入了深水區(qū)以后,暴露出來的短板也越來越多。尤其是人們道德標準的缺失和各種“游戲規(guī)則”的滯后,讓一些胡作非為者鉆了空子,五花八門的假冒商品充斥市場,食品安全的隱患無處不在。許多人在一邊“吃肉罵娘”的同時,一邊自己也在踐踏著法律和道德的底線。金錢至上,唯利是圖,只講經(jīng)濟效益不講社會效益,成了許多企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中的“潛規(guī)則”。黑了心的人為了賺到錢什么事情都敢干,更不要說把產(chǎn)品貼上“御品”、“貢品”的標簽了,況且職能部門查假、打假還忙不過來呢,有人貼個“御品”、“貢品”的標簽,又怎么去受制約和處罰呢?
“御品”、“貢品”的泛濫,表面上看是企業(yè)為了產(chǎn)品宣傳、銷售所制造的噱頭,其實是封建病毒在當今社會橫行的表現(xiàn)。它不但迎合了一些人在“皇權崇拜”中的消費心理和購物習慣,而且對社會文化也必然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真正優(yōu)質(zhì)的產(chǎn)品,應該走自己的品牌之路,何需硬貼上“御品”、“貢品”的標簽?
-
相關新聞:
- ·環(huán)保內(nèi)飛解決傳統(tǒng)油墨小污染 讓普洱茶健康時尚地飛 2013.06.24
- ·“憶江南”多款茶葉存在過度包裝 2013.06.11
- ·茶葉包裝的潮流風尚 安溪將試運行中國茶葉包裝城 2013.06.03
- ·宜興首例茶葉商標侵權糾紛案原告撤訴 2013.06.03
- 關于我們|聯(lián)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